
带“胜”的四个字成语有哪些?
1、胜友如copy云
【读音】shèbaing yǒu rú yún
【释义】胜友:良友。许多du良友聚集一处zhi。
【出处】唐·王勃《秋日登洪dao府滕王阁饯别序》:“十旬休暇,胜友如云。千里逢迎,高朋满座。”
2、胜任愉快
【读音】shèng rèn yú kuài
【释义】胜任:能力足以担任。指有能力担当某项任务或工作,而且能很好地完成。
【出处】《史记·酷吏列传》:“当是之时,吏治若救火扬沸,非武健严酷,恶能胜其任而愉快乎?”
什么胜成语
1、哀兵必胜[ āi bīng bì shèng ] 指受压32313133353236313431303231363533e59b9ee7ad9431333433623764抑而奋起反抗的军队,必然能打胜仗。
出处:春秋·老子《老子》第六十九章:故抗兵相加,哀者胜矣。
翻译:对抗的两军力量相当,悲愤的一方获得胜利。
2、百战百胜[ bǎi zhàn bǎi shèng ] 每战必胜。形容所向无敌。
出处:先秦·孙子《孙子兵法·谋攻》:“百战百胜,非善之善者也;不战而屈人之兵,善之善者也。”
翻译:在战争中,常胜将军并不是最好的,如果能不战就让敌人屈服,这才是最好的。
3、悲不自胜[ bēi bù zì shèng ] 胜:能承受。悲伤得自己不能承受。形容极度悲伤。
出处:北周·庾信《哀江南赋序》:“《燕歌》远别;悲不自胜。”
翻译:口中唱着《燕歌》分别,悲伤得自己不能承受。
4、出奇制胜[ chū qí zhì shèng ] 用对方意料不到的办法来取胜。
出处:先秦·孙子《孙子·执篇》:“凡战者;以正合;以奇胜。故善出奇者;无穷如天地;不竭如江河。”
翻译:作战时一方面正面和敌军交锋,而另一方面出奇兵来取得胜利。善于出奇兵的,就能取得战争的主动权。
5、大获全胜[ dà huò quán shèng ] 获:擒获俘虏,夺取敌方辎重;全:完全。形容获得完全的胜利。
出处:明·冯梦龙《古今小说·葛令公生遗弃儿》:“唐代被梁家杀得七零八落……;梁家大获全胜。”
翻译:唐代被梁家杀得零散稀疏,梁家获得完全的胜利。
什么什么胜的成语
引人入62616964757a686964616fe58685e5aeb931333431353334胜、争强好胜、哀兵必胜、反败为胜、探奇访胜
一、引人入胜 [ yǐn rén rù shèng ] 【解释】:胜:胜境。引人进入佳境。现多用来指风景或文艺作品特别吸引人。【出自】:秦牧《虾趣》:扇画小幅,苏州园林,格局很小,却总是那么引人入胜。 二、争强好胜 [ zhēng qiáng hào shèng ] 【解释】:争:争夺;强:优胜;好:喜爱。争为强者,事事处处都喜欢超过和压倒别人。【出自】:杨朔《北线》:个人的争强好,狗屁不值。 三、哀兵必胜 [ āi bīng bì shèng ] 【解释】:原意是力量相当的两军对阵,悲愤的一方获得胜利。后指因受欺侮而奋起抵抗的军队,必定能取胜。【出自】:张恨水《啼笑因缘续集》第十回:不,哀兵必胜!不要乐,要哀。四、反败为胜 [ fǎn bài wéi shèng ] 【解释】:扭转败局,变为胜利。【出自】:明·罗贯中《三国演义》第十六回:“将军在匆忙之中,能整兵坚垒,任谤任劳,使反败为胜,虽古之名将,何以加兹!”【翻译】:将军在匆忙忙的中,整顿军队坚守阵地,任诽谤任劳,扭转败局,变为胜利,即使是古代的名将,也可以超过!五、探奇访胜 [ tàn qí fǎng shèng ] 【解释】:指游览或寻访山水名胜。【出自】:朱自清《经典常谈·诗第十二》:“最爱游山玩水,常常领了一群人到处探奇访胜。”带“胜”的成语有哪些?
举不胜举(jǔbai bù shèng jǔ):意思是du列举也zhi列举不完。形容数dao量很多。
造句:公开告密回,卖友求荣,答卖身投靠的勾当,举不胜举。
百战百胜(bǎi zhàn bǎi shèng):意思是每战必胜。形容所向无敌。
造句:项籍唯不能忍,是以百战百胜而轻用其锋。
出奇制胜(chū qí zhì shèng):意思是出奇兵战胜敌人。比喻用对方意料不到的方法取得胜利。
造句:要在同行竞争中头角峥嵘,得想法子出奇制胜才行。
反败为胜(fǎn bài wéi shèng):扭转败局,变为胜利。
造句:李老师出色的战略布署,使我们班在学校篮球赛中反败为胜。
旗开得胜(qí kāi dé shèng):意思是刚一打开旗帜进入战斗,就取得了胜利。比喻事情刚一开始,就取得好成绩。
造句:在十四届亚运会上,中国队旗开得胜,第一天就拿下了多枚金牌。
胜不骄,败不馁(shèng bù jiāo,bài bù něi):意思是胜了不骄傲,败了不灰心。
造句:中国运动员胜不骄,败不馁,终于取得了优异的成绩。